有一位90后女孩,她叫李凯迪,是一位演员、舞者,最终的一点她是一位汉服复兴者。
这位女孩出生在中国的一个三线小城市,小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太好,就觉得舞蹈可以强身健体,还因为当时这位女孩看到了杨丽萍老师《雀之灵》的舞蹈,惊叹于杨丽萍老师舞姿的优美,便去学了舞蹈。在李凯迪读研究生的时候,因为学校的国际文化节,这位女孩就穿上了汉服跳了古典舞,自此以后,李凯迪就爱上了汉服,成为了一名汉服复兴者,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而努力。
汉服文化,是反映儒教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汉服文化是在汉民族通过儒教《十三经》、大唐《开元礼》和正史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从三皇五帝到明代这一段历史时期,汉服文化通过连绵不断的继承完善着自己,汉服文化是一个非常成熟并自成体系的千年文化。
李凯迪将汉服融入自己的生活,她身在异国他乡,可依然穿着代表中华民族的汉服。她在纽约街道穿着汉服跳舞,向外国友人展示了中国舞蹈和中国传统服饰,获得了一大批外国友人的称赞,并使得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文化产生了深深的兴趣,李凯迪正在以自己的努力与执着,诠释着将华美章服融入西方现代艺术的梦想。
原因一:汉服是我们的传统民族服饰
华夏文明传承五千年,在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我们所穿的传统服饰,而这些传统服饰也都借鉴了往昔的汉服,并且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服装中所包含的传承之美。
但在近代由于战争、革命、工业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开始和国际接轨。这种与国际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带来了一些西方的服饰,这些服饰或多或少的改变了我们的审美,让我们的审美更符合“国际化”标准,但这也使我们的传统服饰缺少了受众,逐渐停滞了发展的脚步。
随着我们国力的强盛以及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年轻的国人意识到我们先前所丢弃的传统服装看起来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有内涵,值得我们去研究。
在他们的不断研究之下,汉服也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时也被赋予了时代的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它理应和其他的传统文化一样,成为我们中国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和遗产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从而帮助我们国家一起彰显大国内涵。
原因二:汉服很符合我们的审美
如果说第一个理由看上去带着文化复兴的使命,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更符合我们普通人穿汉服的心理——汉服实在是太符合我们的审美了。
汉晋时期的汉服自带一种古朴之美,无论是直裾还是曲裾都有层层叠叠的衣摆,远远看过去能看到衣领翻滚的纹路,穿着它们走在街上时,衣摆会轻轻的划过地面,带来一种婉约之感。
唐朝时期的汉服就和汉朝时期的不同,它大胆而热烈。无论是从其他民族文化中所汲取的坦领元素,还是带有时代特点的破裙,又或是非常浓丽的色彩,无一不展现唐朝的强盛与繁荣,在搭配上典型的唐妆,看上去既独特又大方。宋制汉服又和它们不同,是喜欢清冷风格和简约风格的人的首选。
宋制汉服的颜色清淡且自然,多用印花。在服装搭配上也极其简单,单纯的一件褙子,加上宋抹和宋裤,在人群之中不扎眼但却让人无法忽视。